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,運用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等窗口加強文化交流傳播,不斷提升中國文化感染力和中華文明影響力。一場亞運會也是一場文化盛會。33年間,三次亞運會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,也刻錄下中國堅定有力的文化步伐。要以體育為載體,讓泱泱大國的文化自信與時代內涵,借助亞運故事娓娓道來。
以體育為載體,品文化之韻。1990年,亞運會在北京開幕。9月22日,亞運的圣火在主會場熊熊燃起。亞運會是體育盛會,也是一場文化交流的大會。舉國之力辦亞運,無數人自發捐款支持北京亞運會建設,全面展示了中國國家力量和意志。主題曲《亞洲雄風》響遍街頭巷尾,成為時代強音?!磅r花曾告訴我,你怎樣走過,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”歌曲《同一首歌》見證了這一盛事。會徽圖案中以雄偉的長城組成英文Asia的縮寫,與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光芒共同構成“Ⅺ”字,表示第11屆亞運會。吉祥物大熊貓“盼盼”幾乎覆蓋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,寓意盼望和平、友誼,盼望迎來優異成績,甚至不少“90后”的小名叫盼盼,成為一代人的記憶。體育鋪路搭橋,文明交流互鑒。要讓一個個文化符號,勾勒出亞運會“中國辦”的獨特韻味,讓亞運會成為展現中國文化面貌的絕佳平臺。
以體育為載體,傳文化之美。2010年,廣州亞運在珠江揚帆啟航。開幕式的第一篇章《大地之水》,讓故事從一滴水講起,這一滴水延伸到珠江、黃河、長江,延伸到底格里斯河,延伸到恒河,形成亞洲各方的匯集,精彩的表演闡釋了水在嶺南文化中的深刻含義。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代表乘坐花船沿珠江巡游,奏響了第16屆亞運會“水上開幕式”序曲。會徽以廣州五羊雕塑標志和亞奧理事會標志為元素,構成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輪廓。吉祥物是充滿地域文化特點的選擇,以“五羊”來詮釋“吉祥、和諧、幸福、圓滿”的美好祝愿。與此同時,推動亞洲各地文化“引進來”,舉辦“音樂·體育·和諧”為主題的音樂會,以跨文化、跨國界的音樂盛事展現了各國各地區的傳統和文化遺產。要以體育傳遞友誼,以文化凝聚力量。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,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,讓亞運會講體育故事,展示豐富多彩、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。
以體育為載體,發文化之聲。2023年,亞運火炬第三次在中國點燃,來到中國杭州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中國政府和人民充滿信心,將在杭州舉辦一屆精彩紛呈的亞運會?!碧幪帯皝嗊\味”,滿城“文明風”,歷時8年奮斗,杭州亞運會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、項目最多、覆蓋面最廣的一屆亞運會。亞運場館融合地域特色,“詩畫江南”的文化底蘊讓人流連忘返。吉祥物蘊含良渚古城遺址、西湖、京杭大運河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元素,意在向世界傳遞一個文化自信的當代中國。會徽“潮涌”取自錢塘潮,獎牌“湖山”帶有西湖意向,傳統文化融入亞運設計,盡顯杭州歷史人文之美。要讓本屆亞運會點燃象征亞洲大團結的體育之火,唱響“心心相融,@未來”的主題,傳遞通過體育促進亞洲乃至全世界攜手同行、合作共贏的心聲,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。